奶牛酮病的检测、预防和治疗方法

访问量 : 7495   编辑时间 : 2021-08-31
首页>新闻中心

  奶牛酮病的检测、预防和治疗方法

  

  奶牛酮病是由于奶牛体内碳水化合物及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,导致血液中糖含量减少,酮体含量异常增多的营养代谢疾病。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采食下降、产奶量降低、精神沉郁、异食癖等。生化特征是血尿中酮体增多,血糖降低。多发于新产奶牛,通常在产后2周左右发病。

  

  反刍动物的能量和葡萄糖,主要来自瘤胃微生物发酵纤维素生成的挥发性脂肪酸(主要是丙酸)经糖异生途径转化为葡萄糖,凡是引起瘤胃内丙酸生成减少的因素,都可诱发奶牛酮病的产生。母牛产后的早期泌乳阶段,泌乳高峰出现快,在这一阶段对能量和葡萄糖的需求量增加。但是在产前、产后因各种原因引起产后消化机能下降,采食量减少,同时日粮中碳水化合物供应不足而导致酮病发生。

  

  酮病的症状

  

  根据症状或者血清中的酮体含量分为临床和亚临床。

  

  1、临床型:

  临床型酮病多在产后几天至几周内出现,以消化紊乱和神经症状为主。患畜表现为喜舔食垫草和污物,粪便干燥,精神沉郁,体重下降明显。乳汁形成泡沫,加热后有明显的酮气味。尿呈浅黄色,呼吸减慢,心跳变缓,常伴有子宫内膜炎。

  

  2、亚临床型:

  亚临床型酮病无明显的上述症状,但呼出气体有酮味,应予以注意。

  

  酮病的发病因素

  ①能量负平衡和脂肪肝导致。能量负平衡导致动用脂肪,非酯化脂肪酸在血液里含量上升,导致脂肪肝,肝功能降解能力出了问题脂肪酸就会转化成酮体,从而血液、尿液、牛奶中的酮体含量上升。

  ②葡萄糖前体物缺乏,发生酮病的同时也会出现低血糖,低血糖和酮病是相生相伴的,发生酮病的时候一般伴生低血糖。

  ③直接摄入酮体。

  

  酮病的危害

  1、对生产性能的影响:奶牛酮病会导致泌乳牛产奶量下降,难以达到泌乳高峰,高峰奶量持续时间短,还可以引起脂肪肝。

  2、对繁殖性能的影响:酮病可以降低受胎率和妊娠率、延迟首次排卵时间,影响发情的表达,使胚胎死亡率升高,犊牛的出生重降低,奶牛空怀时间延长。

  3、对免疫功能的影响:酮病会降低机体免疫能力,与奶牛产后疾病有很强的相关性,会诱发低血钙、产后瘫、子宫炎和真胃移位等疾病,增加产后疾病的发病率,并能加重乳房炎的发病程度。此外,酮病还会影响奶牛的抗氧化系统功能。

  4、对牛奶质量的影响:酮病可以引起牛奶乳脂率的升高,降低乳蛋白和乳糖浓度,降低乳汁质量。

  

  奶牛酮病的检测标准

  

  1、准备工作

  (1)检测方法:优先选择血酮检测(以下为血酮检测方法),其次选择乳酮、尿酮检测。

  检测时间与数量:泌乳天数在5-50天新产牛,检测牛头数参考下表。

  (2)物品准备:兽医提前准备以下物品:试纸条、检测仪器、采血针管、记录本、记号笔。

  (3)血样采集:兽医采用尾根采血法(见下图1)采取2-5mL血液,并在采血管(或器具)上标写牛只耳号。

  

  2、血酮检测

  (1)设备调试:按照说明书将设备调试到检测状态,将试纸条插入检测设备中。

  (2)加样:小心将血液滴入试纸条的另一端1-2滴;加样后约10秒设备自动读数;将牛只耳号与检测结果进行记录(见上图2)。

  

  3、结果判定

  (一)、亚临床酮病:血液酮体浓度1.2mmol/L以上判定为亚临床酮病牛只;发病率超过10%即表明为酮病阳性牛场,需选取下表中至少一种预防措施对新产牛酮病进行预防。(亚临床酮病发病率=月度血液酮体浓度1.2mmol/L以上的新产牛只数量/相应月度新产牛总数*100%)

  (二)、临床酮病:血液酮体浓度3mmol/L以上判定为临床酮病牛只;发现临床酮病牛立即治疗,需选取下表中至少一种方法对酮病牛进行治疗。

  

  酮病治疗标准

  对于临床酮病,每头牛灌服丙二醇500mL连续3天、输50%葡萄糖1000mL连续3天等;或者按照厂家或产品说明书推荐量使用。


相关信息